- 张士杰;刘博华;
利用国家卫健委2018年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非农就业、土地资源、公共服务”核心问题,构建“三位一体”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增强农业转移人口非农就业能力、合理安排其土地权益、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显著提高其市民化意愿;土地资源禀赋对市民化意愿有较大的负向影响,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最后提出三位一体协同解决方案,对处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市民化能力障碍、户籍利益羁绊、市民化成本约束问题有着参考意义。
2025年01期 v.14;No.79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谦;薛满峰;胡娜;
探讨衔接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异质性下的影响差异,基于安徽省420个小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假设验证。研究发现,从小农户个体特征来看,小农户受教育程度、兼业化程度与农业经营规模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农业相关技术、经营模式的应用。从信息因素来看,数字农业示范信息获取的频率与程度均正向影响小农户参与数字农业产业链的行为意愿。从政府政策行为来看,政府政策行为整体上能推动小农户的数字农业产业链参与意愿,但不同的衔接模式下呈现差异性,在“小农户+龙头企业”和“小农户+电商平台”的模式下,政府扶持程度对小农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2025年01期 v.14;No.79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丽;高晗;肖仁桥;
基于2015-2021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分析其绿色创新效率,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呈“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递减格局。区域内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关联强度较低但逐年上升,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板块内部关联密切,板块之间溢出、接收关系数差异明显。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产业结构和政府科技支出差异形成阻滞效应。根据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利用当地绿色资源、建立帮扶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学构建区域网络的建议。
2025年01期 v.14;No.79 44-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国勇;安玉侠;李文瑛;
利用安徽省皖南与皖北400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秸秆资源利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政府规制和农户认知因子对农户秸秆利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规制、非正式制度因子对农户秸秆利用行为选择有正向影响,二者一定程度上存在互补效应;资源因子对农户秸秆利用行为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资源因子与农户认知因子的交互项有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替代效应;控制变量性别、年龄等在一定条件下对农户秸秆利用行为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要强化政府规制在农户行为选择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完善基层非正式制度;精准落实农户行为选择要“因地制宜”,还要“因人而异”。
2025年01期 v.14;No.79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