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瑛;王颖;王艳;
通过探讨乡村生态振兴的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及功能价值,发现目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农村生态环境的退化、政策制度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和农民素质有待提升等约束因素。因此,以焦作为例,聚焦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动力与逻辑,通过对焦作乡村生态振兴实践的剖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2025年03期 v.14;No.8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马铮;程广华;姚瑶;陈方旻;
通过LDA模型对安徽省各地数字经济专项政策文本进行文本挖掘,探究地方政策主题,对比省级政策侧重点开展政策互动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地方政策聚焦产业数智化转型,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模式,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和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对比耦合分析发现,安徽各地还需深挖数字经济赋能地方产业潜力,创新数据要素流通机制,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地方政策供给,以促进安徽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14;No.81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园春;吴艳艳;
以融资约束为中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09-2022年微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 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企业ESG表现可以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融资效率,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表现在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房地产行业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更强烈。
2025年03期 v.14;No.81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延;李晓东;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凤阳县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这一领域的实践,探讨了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四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的培育现状,针对当地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培育措施:完善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2025年03期 v.14;No.81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